琛涓绫
镀膜玻璃标准
ユ:2010-11-17 12:52  瑰:1341
        GB/T 18915. 1-2002
前言
    GB/T 18915《镀膜玻璃》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本部分为 GB/T 18915的第 1部分。
    本部分是在建材行业标准JC 693-1998《热反射玻璃》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部分与日本工业标准JISR 3221-1995《阳光反射玻璃》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同时参考了欧洲标准EN 1096--1998《应用在建筑的镀膜玻璃》。
    产品分类中,取消JISR 3221按太阳光总透射比分类的要求;
    光学性能和理化性能与JISR 3221一致;
    膜层外观质量中斑纹、暗道的检测方法与EN 1096一致;
    本部分给出了外观缺陷的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规定的外观质量指标严于JISR 3221和 EN 1096,同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色差和紫外性能指标;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JC 693-1998《热反射玻璃》废止。
    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秦皇岛玻璃研究设计院,国家建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建材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南玻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中南玻璃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刘起英、李金平、黄建斌、赵洪力、谭小建、朱梅、魏德法、蔡众森。
镀膜玻璃
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范围
    GB/T18915的本部分规定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分类、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用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680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1994,neq ISO 9050:1990)
    GB/T 2828-199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5137. 1 汽车安全玻璃试验方法 第 1部分:力学性能试验(GB/T 5137.1-2002,
ISO 3537:1999 Road vehicles-safety glazing materials一Mechanical tests,MOD)
    GB/T 6382. 1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 架式集装器及其试验方法
    GB/T 6382.2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 箱式集装器及其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T 11942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GB 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JC/T 513 平板玻璃木箱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B/T 18915的本部分: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solar control coated glass
对波长范围350 nm-1 800 nm的太阳光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的镀膜玻璃.
针孔 pinhole
从镀膜玻璃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可视透明的部分或全部没有附着膜层的点状缺陷。
斑点 spot
从镀膜玻璃的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色泽较暗的点状缺陷。
划伤 scratches
镀膜玻璃表面各种线状的划痕。可见程度取决于它们的长度、宽度、位置和分布。
    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色泽发生变化的云状、放射状或条纹状的缺陷。
    暗道 dark stripe
    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亮度或反射色异于整体的条状区域,可见程度取于它们和周围膜层的亮度差。
产品分类
4.1产品按外观质量、光学性能差值、颜色均匀性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
4.2产品按热处理加工性能分为非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和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要求
5.1 非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尺寸允许偏差、厚度允许偏差、弯曲度、对角线差应符合GB 11614的规定。
5.2 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与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尺寸允许偏差、厚度允许偏差、弯曲度、对角线差应符合 GB 17841-1999的规定。
5.3 外观质量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原片的外观质量应符合 GB 11614中汽车级的技术要求。
    作为幕墙用的钢化、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原片进行边部精磨边处理。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
缺陷名称
说明
优等品
合格品
针孔
直径<0.8mm
不允许集中
 
0.8≤直径<1.2mm
中部:3.0*S,个,且任意两孔针之间的距离大于300mm。
75mm边部:不允许集中。
不允许集中
1.2≤直径<1.6mm
中部:不允许
75mm边部:3.0*S,个,
中部:3.0*S,个
75mm边部:8.0*S个
1.6≤直径≤2.5mm
不允许
中部:2.0*S个
75mm边部:5.0*S个
直径>2.5mm
不允许
不允许
斑点
1.0≤直径≤2.5mm
中部:不允许
75mm边部:2.0*S个
中部:不允许
75mm边部:6.0*S个
2.5<直径≤5.0mm
不允许
中部:不允许
75mm边部:4.0*S个
直径>5.0mm
不允许
不允许
斑纹
目视可见
不允许
不允许
暗道
目视可见
不允许
不允许
磨面划伤
0.1≤宽度≤0.3mm
长度≤60mm
不允许
不限
划伤间距不得小于100mm
宽度>0.3mm或
长度>60mm
不允许
不允许
玻璃面划伤
宽度≤0.5mm
长度≤60mm
3.0*S,条
 
宽度>0.5或
长度>60mm
不允许
不允许
注1:针孔集中是指在φ100 mm面积内超过20个。
注2: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注3:允许个数及允许条数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
注4:玻璃板的中部是指距玻璃板边缘75 mm以内的区域,其他部分为边部。
5.4 光学性能
    光学性能包括:紫外线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反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和太阳能总透射比,其差值应符合表2规定。
                            表 2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要求
项 目
允许偏差最大值(明示标称值)
允许最大差值(未明示标称值)
可见光透射比
  大于30%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1.5%
±2.5%
≤3.0%
≤5.0%
可见光透射比
小于等于30%
优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1.0%
±2.0%
≤2.0%
≤4.0%
注:对于明示标称值(系列值)的产品,以标称值作为偏差的基准,偏差的最大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对于未明示标称值的产品,则取三块试样进行测试,三块试样之间差值的最大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
5.5 颜色均匀性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颜色均匀性,采用CIELAB均匀色空间的色差△Eab*来表示,单位CIELAB.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反射色色差优等品不得大于2. 5CIELAB,合格品不得大于3.0CIELAB.
5.6 耐磨性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耐磨性,按6. 6进行试验;试验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平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应大于4%.
5.7 耐酸性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耐酸性,按 6. 7进行试验;试验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平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应大于4%;并且膜层不能有明显的变化。
5.8 耐碱性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耐碱性,按 6.8进行试验;试验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平均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应大于4%;并且膜层不能有明显的变化。
5.9 超过本章的其他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6 试验方法
6. 1 尺寸允许偏差、厚度允许偏差、对角线差按GB 1161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2 弯曲度测定
6.2.1 非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按 GB 11614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2.2 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与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按 GB 17841-1999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3 外观质量的测定
6.3. 1 针孔、斑点、划伤的测定
    在不受外界光线影响的环境内,使用装有数支间距 300 mm的40 W平行日光灯管的黑色无光泽屏幕。玻璃试样垂直放置,膜面面向观察者,与日光灯管平行且相距600 mm,观察者距玻璃 600 mm,视线垂直玻璃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缺陷尺寸用精度0. 1 mm的读数显微镜测定;划伤的长度用最小刻度为 1 mm的钢卷尺测量。 
3.2 斑纹、暗道的测定
 在自然散射光均匀照射下,玻璃试样垂直放置,玻璃面面向观察者,观察者距离玻璃3m,视线与玻璃表面法线成30°角进行观察。 
6.4 光学性能测定
    光学性能试验按 GB/T 2680进行。
6.5 颜色均匀性测定
6.5.1 测量方法
    反射色差的测量依据GB/T 11942进行。
    照明与观测条件为垂直照明/漫射接收(含镜面反射,o/t)或漫射照明/垂直接收(含镜面反射,t/O)。被测试样的背面应装集光器或垫黑绒,或在整个色差测量过程中,被测试样的背景保持一致,采用镜面反射体作为工作部分。色差(△Eab*)按 CIE19761-AB均匀色空间色差公式评价,色差单位为CIELAB,测量应取中间部位,测量单面镀膜玻璃反射色时,应以玻璃面(非镀膜面)为测量面。
6.5.2 取样方法
6.5.2.1 同一片玻璃的取样:在一片玻璃的四角和正中间取 50 mmX50 mm的试样五片,试样外边缘距该片玻璃边缘50 mm。
6.5.2.2 同一批玻璃的取样:从一批玻璃随机抽取的样本中再随机抽出五片,每一片按 6.5.2.1规定取试样。
6.5.2.3 当不能或不便对钢化与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按以上方法制取试样时,可用便携式光度计
在 6. 5. 2规定的位置按 6.5.3进行测定,被测试样的背面要垫黑绒布,保持背景的一致性。
6.5.3 颜色均匀性的测定
6.5.3.1 一片玻璃的色差:以中间样品作为标准片,其余四片均与该片进行反射颜色的比较,分别测得
4个△Eab*值,其中最大值即为该片玻璃的色差。
6.5.3.2 一批玻璃的色差:在相同位置,分别测量按 6. 5. 2. 2方法取得的试样的L* ,a* ,b*值,以其中a*或 b*最大或最小的一片作为标准片,其余四片均与该片进行反射颜色比较,分别测得 4个△Eab*值,其中最大值即为该批玻璃的色差。
6.6 耐磨性测定
6.6.1 试样
    以与制品相同工艺制造的约 100 mm x 100 mm的试片为试样。对钢化与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取同批次生产的非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为试样。
6.6.2 磨耗试验机
    磨耗试验机应符合GB/T 5137. 1的规定。
6.6.3 步骤
6.6.3.1 磨耗前试样用符合 GB/T 2680的分光光度计测得图 4所示 4点的可见光透射比,计算其平均值。
6.6.3.2 以镀膜面为磨耗面,将试样安装在磨耗试验机的水平回转台上旋转试样;在每次磨耗前应保持磨轮表面的清洁;试样旋转 200次;磨耗后试样的磨痕宽度应不小于 10 mm.
6.6.3.3 对磨耗后的试样,用同样仪器测定图4所示的4点的可见光透射比,计算其平均值。
6.6.3.4 求磨耗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平均值差值的绝对值。
6.7 耐酸性测定
6.7. 1 试样
    以与制品相同工艺制造的约 25 mmX50 mm的试片为试样。对钢化与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取同批次生产的非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为试样。
6.7.2 步骤
6.7.2. 1 用符合GB/T 2680的分光光度计测定浸渍前的可见光透射比。
6.7.2.2 将试样浸没在(23±2)℃ ,1 mol/L浓度的盐酸中,浸渍时间 24 h,
6.7.2.3 浸渍后的试样水洗,干燥,用同一仪器测定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
6.7.2.4 求出浸渍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
6.8 耐碱性测定
6.8. 1 试样
    以与制品相同工艺制造的约 25 mmX50 mm的试片为试样。对钢化与半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取同批次生产的非钢化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为试样。
6.8.2 步骤
6.8.2.1用符合GB/T 2680的分光光度计测定浸渍前的可见光透射比。
6.8.2.2 将试样浸没在(23±2)℃,1 mol/L,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时间 24 h。
6.8.2.3 浸渍后的试样水洗,干燥,用同一仪器测定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
6.8.2.4 求出浸渍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
7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5. 1、5. 2、5. 3和可见光透射比差值。
7.1.2 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为第 5章规定的所有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 组批与抽样
7.2.1 组批
    同一工艺、同一颜色、同一厚度、同一系列可见光透射比、同一等级和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可组为一批。
7.2.2 抽样
7.2.2.1 出厂检验时,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状况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抽取样品。
7.2.2.2 型式检验、产品质量仲裁、监督抽查时,可按GB/T 2828-19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取AQI=6. 5%,具体见表 3。当产品批量大于 1 000片时,以 1 000片为一批分批抽取试样。
表 3 抽样表

批量范围/片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1~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 000
2
3
5
8
13
20
32
50
80
0
0
1
1
2
3
5
7
10
1
1
2
2
3
4
6
8
11

7.2.2.3 对产品的光学性能进行测定时,每批随机抽取 3片试样。
7.2.2.4 对产品的色差进行测定时,每批随机抽取 5片试样。
7.2.2.5 对产品的耐磨性进行测定时,每批随机抽取3片试样。
7.2.2.6 对产品的耐酸、耐碱性进行测定时,每批随机抽取 3片试样。
7.3 判定规则
7.3.1 对产品尺寸允许偏差、厚度允许偏差、对角线差、弯曲度及外观质量进行测定时:
    一片玻璃测定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第5章规定的要求为合格。
    一批玻璃测定结果,若不合格数不大于表 3中规定的不合格判定数时,则定为该批产品上述指标合格,否则定为不合格。
7.3.2 对产品光学性能进行测定时,3片试样需在同一位置进行检测,若3片试样均符合5.4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测定合格。
7.3.3 对产品色差进行测定时,5片试样色差的最大值符合 5. 5规定,则定为该批产品该项指标测定合格,否则不合格。
7.3.4 对产品耐磨性能进行测定时,3片试样均符合 5.6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测定合格。
7.3.5对产品耐酸性能进行测定时,3片试样均符合 5. 7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测定合格。
7.3.6对产品耐碱性能进行测定时,3片试样均符合 5.8规定,一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测定合格。
7.3.7综合判定:若上述各项中,有一项性能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 1 标志
    包装表面应印有工厂名称或商标、产品名称、产品等级、类别、规格、数量、颜色、可见光透射比、防潮、易碎、堆放方向、生产日期、膜面标识等标识和标志。
    集装箱也要有相应的标识、标志。
8.2 包装
8. 2. *1 包装镀膜玻璃用木箱、集装箱、集装架应分别符合JC/T 513,GB/T 6382. 1,GB/T 6382.2的规定 。
8.2.2 箱底要内垫缓冲材料,箱内垫塑料布,玻璃片之间应有保护材料。
8.2.3 集装箱(架)包装,玻璃片之间加保护材料,外包塑料布防潮。
8.3 运输及贮存
8.3.1 镀膜玻璃必须在干燥通风的库房间内贮存,在运输和装卸时应有防雨措施。
8.3.2 玻璃在贮存、运输和装卸时,箱子不得斜放和侧放。

镀膜玻璃标准 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GB/T 18915.2一2002
前言
GB/T 18915《镀膜玻璃》分为两部分:
第 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第 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本部分为 GB/T 18915《镀膜玻璃》的第 2部分。
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南玻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韩松、杨建军、莫娇、吴洁、周安心、朱梅、庄大建、龙霖星。
1 范围
    GB/T 18915的本部分规定了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用低辐射镀膜玻璃,其他方面使用的低辐射镀膜玻璃也可参照本部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68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1994,neq ISO 9050:1990)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6382. 1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 架式集装器具及其试验方法
    GB/T 6382. 2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 箱式集装器具及其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T 18915. 1 镀膜玻璃 第1部分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1C/T 513 平板玻璃木箱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8915的本部分。
    辐射率 emissivity
    辐射率即半球辐射率(hemispherical emissivity),是辐射体的辐射出射度与处在相同温度的普朗克辐射体的辐射出射度之比。
    低辐射镀膜玻璃 low emissivity coated glass
    低辐射镀膜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是一种对波长范围4. 5 ttm-25 pm的远红外线有较高反射比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还可以复合阳光控制功能,称为阳光控制低辐射玻璃。
    针孔 pinhole
    从镀膜玻璃的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可视透明的部分或全部没有附着膜层的点状缺陷。
    斑点 spot
    从镀膜玻璃的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色泽较暗的点状缺陷。
    划伤 scratches
在镀膜玻璃表面各种线状的划痕。可见程度取决于它们的长度、深度、位置和分布。
4 产品分类
4.1 产品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
4.2 产品按生产工艺分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和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
4.3 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进一步加工,根据加工的工艺可以分为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半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夹层低辐射镀膜玻璃等。
5 技术要求
5. 1 总则
    不同种类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应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要求。
表 1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条款
技术要求
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
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
试验方法
厚度偏差
5.2
5.2
6.1
尺寸偏差
5.3
5.3
6.2
外观质量
5.4
5.4
6.3
弯曲度
5.5
5.5
6.4
对角线差
5.6
5.6
6.5
光学性能
5.7
5.7
6.6
颜色均匀性
5.8
5.8
6.7
辐射率
5.9
5.9
6.8
耐磨性
——
5.10
6.9
耐酸性
——
5.11
6.10
耐碱性
——
5.12
6.11
5.2 厚度偏差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厚度偏差应符合G13 11614标准的有关规定。
5.3 尺寸偏差
5.3. 1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尺寸偏差应符合 GB 11614标准的有关规定,不规则形状的尺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5.3.2 钢化、半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尺寸偏差应符合GB 17841-1999标准的有关规定。
5.4 外观质量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
缺陷名称
说 明
      优 等 品
合 格 品
针孔
直径<0.8mm
     不允许集中
 
0.8mm≤直径<1.2mm
中部:3.0×S,个,且任意两针孔之间的距离大于300mm。
75mm边部:不允许集中
不允许集中
1.2mm≤直径<1.6mm
中部:不允许
75mnl边部:3.0×S,个
中部:3.0只S,个;
75mm边部:8.0×S,个
1.6mm≤直径≤2.5mm
不允许
中部:2.0×S,个
75mm边部:5.0×S,个
直径>2.5mm
     不允许
    不允许
斑点
1.0mm≤直径≤25mm
中部:不允许
75mm边部:20×S,个
中部:5.0×S,个
75mm边部:6.0×S,个
2.5mm<直径≤5.0mm
不允许
中部:1.0×S,个
75mm边部:4.0×S,个
       直径>5.0mm
不允许
不允许
膜面划伤
 0.1mm≤宽度≤0.3mm、
        长度≤6.0mm
不允许
不限,划伤间距不得小于100 mm
宽度>0.3mm或长度>60mm
  不允许
    不允许
玻璃面划伤
宽度≤0.8mm、长度≤60mm
3.0×S,条
 
宽度>0.8mm或长度>60 mm
不允许
不允许
注1:针孔集中是指在协100mm面积内超过20个。
注2:5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注3:允许个数及允许条数为各系数与5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
注4:玻璃板的中部是指距玻璃板边缘75mm以内的区域淇他部分为边部。
5.5 弯曲度
5.5.1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弯曲度不应超过0.2%。
5.5.2 钢化、半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弓形弯曲度不得超过0.3%,波形弯曲度(mm/300mm)不得超过0.2%。
5.6 对角线差
5.6.1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对角线差应符合 GBll614 标准的有关规定。
5.6.2 钢化、半钢化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对角线差应符合 GB17841一1999标准的有关规定。
5.7光学性能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包括:紫外线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反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和太阳能总透射比。这些性能的差值应符合表3规定。
                  表 3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要求            单位为百分数
项 目
允许偏差最大值(明示标称值)
允许最大差值(未明示标称值)
指 标
±1.5
≤3.0
注:对于明示标称值(系列值)的产品,以标称值作为偏差的基准,偏差的最大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对于未明示标称值的产品,则取三块试样进行测试,三块试样之间差值的最大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
5.8 颜色均匀性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颜色均匀性,以CIELAB均匀空间的色差△E*来表示,单位:CIELAB。
    测量低辐射镀膜玻璃在使用时朝向室外的表面,该表面的反射色差△E*不应大于2. 5CIELAB色差单位。
5.9 辐射率
    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应低于0. 15。
    在线低辐射镀膜玻璃应低于0. 25。
5.10 耐磨性
    试验前后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不应大于4%。
5.11 耐酸性
    试验前后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不应大于4%。
5.12 耐碱性
    试验前后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不应大于4%。
5.13 超过本章的其它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6 试验方法
6.1 厚度偏差
    按GB 1161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2 尺寸偏差
    按GB 1161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3 外观质f
    按GB/T 18915. 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4 弯曲度
    按GB 17841-1999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5 对角线差
    按GB 17841-1999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6.6 光学性能
6.6.1 从每批玻璃中随机抽取 3片玻璃,从每片玻璃中部的同一位置切取 3块 25 mm X 50 mm的试样。对于钢化、半钢化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用以相同材料相同镀膜工艺生产的非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代替。
6.6.2 光学性能按 GB/T 2680进行测定。试验后 3块试样应全部符合规定要求。
6.7 颜色均匀性
    按 GB/T 18915. 1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给出相同测试结果的方法。
6.8 辐射率
6.8.1 从每批玻璃中随机抽取 3片玻璃,从每片玻璃中部的同一位置切取 3块 50 mm X 50mm的试样。对于钢化、半钢化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用以相同材料相同镀膜工艺生产的非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代替。
6.8.2 辐射率按GB/T 2680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给出相同测试结果的方法。测量并计算3片试样中心点的辐射率,结果精确至0.01。试验后 3块试样应全部符合规定要求。
6.9 耐磨性
6.9. 1 从每批玻璃中随机抽取 3片玻璃,从每片玻璃中部的同一位置切取 3块 100 mm X 100 mm的试样。对于钢化、半钢化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用以相同材料相同镀膜工艺生产的非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代替。
6.9.2 按GB/T 18915.1进行测定。也可采用给出相同测试结果的方法。试验后3块试样应全部符
合规定要求。
6.10 耐酸性
6.10.1 从每批玻璃中随机抽取 3片玻璃,从每片玻璃中部的同一位置切取 3块 50 mm X 25 mm的试
样。对于钢化、半钢化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用以相同材料相同镀膜工艺生产的非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代替。
6.10.2 浸渍前按GB/T 268。规定测定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也可采用给出相同测试结果的方法。
6.10.3 将试样全部浸人(23±2)℃的 1 N的盐酸中,浸渍 24 h,
6.10.4 浸渍后,用清水洗净试样,干燥试样。按 6.10.2条的规定测量试样浸渍后的可见光透射比,并求出试样浸渍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试验后 3块试样应全部符合规定要求。
6.11 耐碱性
6.11.1 从每批玻璃中随机抽取 3片玻璃,从每片玻璃中部的同一位置切取 3块 50 mm X 25 mm的试样。对于钢化、半钢化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可以用以相同材料相同镀膜工艺生产的非钢化低辐射镀膜玻璃代替。
6. 11.2 浸渍前按 GB/T 2680规定测定试样的可见光透射比,也可采用给出相同测试结果的方法。
6.11.3 将试样全部浸人(23士2)℃的 1N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 24 ho
6. 11.4 浸渍后,用清水洗净试样,干燥试样。按 6.11.2条的规定测量试样浸渍后的可见光透射比,并
求出试样浸渍前后可见光透射比差值的绝对值。试验后3块试样应全部符合规定要求。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5.2,5.3,5.4,5.5,5.6和可见光透射比差值。
7.1.2 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为第 5章规定的所有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正式生产后,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 组批与抽样
7.2.1 组批
    同一工艺、同一厚度、同一系列可见光透射比、同一等级、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可组为一批。
7.2.2 抽样
7.2.2. 1 出厂检验时,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状况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抽取样品。
7.2.2.2 型式检验、产品质量仲裁、监督抽查时,厚度偏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弯曲度及对角线差可
按GB/T 2828-19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取AQL=6.500,具体见表4。当产品批量大于1 000片时,以1 000片为一批分批抽取试样。
批量范围/片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1~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000
2
3
5
8
13
20
32
50
80
0
0
1
1
2
3
5
7
10
1
1
2
2
3
4
6
8
11
7.2.2.3 对于产品所要求的其它技术性能,根据检验项 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当该批产品批量大于 1 000片时,以 1 000片为一批分批抽取试样。
7.3 判定规则
7.3. 1 对产品尺寸偏差、厚度偏差、对角线差、弯曲度及外观质量进行测定时:
    一片玻璃测定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第 5章规定的要求为合格。
    一批玻璃测定结果,若不合格数不大于表 4中规定的不合格判定数时,则判定为该批产品上述指标合格,否则定为不合格。
7.3.2 其他性能也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否则,认为该项不合格。
7.3.3 综合判定
    若上述各项中,有一项性能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8 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包装
  玻璃用木箱或集装箱 (架)包装时,木箱包装箱应符合 JC/T 513,集装箱 (架)应符合GB/T 6382. 1 ,GB/T 6382. 2的要求。
8. 1.2 包装箱内四周要垫泡沫塑料等缓冲材料,玻璃应用塑料袋密封严实,必要时,放置足量的干燥剂,玻璃之间用适当材料隔离。离线低辐射镀膜玻璃开箱后,应尽快使用完。
8.2 标志
    包装箱上应有生产厂名、商标、产品名称、产品代号(如果有)、等级、厚度、类别、规格、数量、生产装箱日期、保质期、使用说明、膜面标识、轻放、易碎、防雨、堆放方向等标识、标志。
8.3 贮存和运输
8.3. 1 低辐射镀膜玻璃应贮存在干燥的库房内,在运输和装卸时应有防雨措施。
8.3.2 在贮存、运输和装卸时,箱盖向上,玻璃箱可以倾斜6°-7°堆放。
8.3.3 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玻璃倾倒滑动。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8/26 06:22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