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造与研发水平成为瓶颈 一方面,与传统船舶制造业不同,海工装备对制造企业的研发水平和技术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建造商不仅要在硬件上达到苛刻的标准,还要求具有先进、科学的管理和项目运营能力。目前在海工市场上,国际海工装备供应商倾向于在韩国和新加坡下单。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企业在海工领域主要仅从事钢结构部件的加工建造,而利润最高的配套设备、水下设备制造基本被国外供应商垄断(NOV、ABB、卡特彼勒、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因此,即使我国企业基本只能提供附加值较低的通用型设备,而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工产业,依然只是“造壳”工业。